日本福島核災發生至今,台灣食品輻射安全容許劑量仍維持在1986年車諾比核災發生後,接受ICRP(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)建議訂定的370貝克╱公斤銫含量,相較於南韓與日本已下修為100貝克,作家劉黎兒12日痛批衛福部不但沒將標準訂定更嚴格,前年衛生署食管局甚至預告將銫容許量調高為6百貝克。她擔心日本受污食品會流入輻射標準較低的台灣,如同車諾比事件後,含銫奶粉流入泰國。

(上圖)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區管中心主任馮潤蘭12日回應,日本調降食品輻射污染容許量是因為福島核災,目前為止「衛福部沒有要調降容許量的政策」。(圖文/姜林佑)

食藥署:不符日規定 就無法出口

台灣輻射安全促進會12日舉行「日本福島核災後台灣輻射食品安全把關座談會」,作家劉黎兒指出,衛福部現以100貝克╱公斤銫含量檢測進口食品,但台灣法規卻規定受測食品輻射量高於370貝克才可開罰。即使驗出逾100貝克,也無法裁罰廠商,受污食品仍會流入市面。她呼籲應立即修法,將標準下修於100貝克。

對此,衛福部食藥署北區區管中心主任馮潤蘭回應,目前台灣的安全容許量標準與世界各國趨於一致,日本是因為發生核災所以標準變嚴格,台灣絕對沒有比其他國家寬鬆。她強調,日本一再派代表至食藥署解釋,超過日本訂定的100貝克標準值即無法出口,即使符合台灣標準卻高於日本標準的農產品,沒有流入台灣市面的可能性。

產品受污廠商 堅持不公布

馮潤蘭指出,福島核災發生至今,台灣已檢驗共4萬多件日本食品,其中僅192件驗出含有輻射物質,沒有一件超出台灣法令的安全容許標準。對於劉黎兒呼籲應公布驗出受污產品的廠商,馮潤蘭強硬表示,食藥署沒有獲得授權無法公開廠商名稱,況且這些廠商是合格廠商,為什麼要公布資料?

馮潤蘭說:「不是說那些愛吃日本食品的民眾該死,衛福部是為消費者存在,但仍要合理對待業者。」劉黎兒指出,台灣民眾相信衛福部會幫忙把關,但不公布廠商,民眾無法判斷是否購買。兩人在座談會針鋒相對,火藥味十足。

長居日本東京的劉黎兒表示,東京都每天公布食品檢驗結果,即使同一地區的輻射量,沒過幾天就會升高。據她觀察,由於自來水含有輻射,災後礦泉水銷售量增加了8倍,即使超市裡銷售的高級牛肉、豬肉、雞肉、菇類都會貼「未檢出」標籤,不代表該食品不含輻射,僅是未超過日本訂定的安全容許量,長期食用仍會累積在體內。

日本食品 產地要詳細標明

劉黎兒w呼籲台灣應嚴格化現有的檢測方式、加強檢測精密度與設備、提高檢測量。相較台灣檢測4萬多件食品,香港則已檢驗逾15萬件,且檢測後立即公布檢驗結果,讓民眾安心。針對抹茶粉、乾貨、魚罐頭等加工食品,由於輻射量會比一般產品高,也應加強檢測。此外,自日本進口的食品應詳細標明產地,防止產地偽裝的食品混進來。

▲關於台灣食品輻射安全把關,旅日作家劉黎兒12日提出建議,訂立更嚴謹的食品輻射污染容許量、要求附產地證明、採更精準檢測方式。(圖文/姜林佑)

馮潤蘭指出,台灣自福島核災同月15日即公布,限制福島、茨城、櫪木、群馬、千葉5縣包含水產品等所有食品禁止進口,對於日本進口食品一定嚴格把關。

當被問到台灣是否應下修食品輻射安全容許量,馮潤蘭強調,台灣乳品、嬰兒食品含碘131標準為55貝克╱公斤,比歐盟、香港都低,並非各種輻射物質標準都比其他國家寬鬆。

現場民眾表示,曾於觀光局舉辦的國際旅展,發現福島米餅、福島酒、千葉一夜干,質疑食藥署執法不力,馮潤蘭表示,一旦發現有廠商違法販賣一定會開罰,她相信日本政府保證不符合日本標準的食品不會出口的說法,不會發生劉黎兒所言,日本受污食品流入台灣的事情。

 

引自--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開罰標準鬆-作家憂輻污進口-161047444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賽金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