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嘛,剛好看到一個怕死怕得要命的朋友,靠近微波爐就嚇得要死

有錢人怕死這句話真是中肯實在

只是剛好坐在旁邊,一個阿嬤突然衝來微波,自己就趕快跳開

所以那朋友就嚇得要死,還想說自己眼睛直視有沒有問題,靠那麼近腦有沒有受影響(距離大約30公分)

結果是他轉身看了一眼就趕快往前走,坐到別的位子避風頭

我先轉貼一些維基的簡單微波爐資料,From Wikipedia

(原理) 如果一些物體(比如液態水)含有電極性分子並且這些分子可自由震蕩,那麼他們可被微波爐加熱。當這些物體被置於微波傳播空間中,在微波高頻振蕩(微波爐常採用 2.45 GHz 的微波)的電磁場作用下,物體中的電極性分子(尤其是水分子,可出色地對微波作出響應)的方向會隨振蕩電場一起振動(轉動), 一個分子的固有電磁場被改變並影響鄰近分子,於是分子們也會有平動,這種平動是分子群體溫度的主要來源。雖然非電極性分子也會因電場產生一些位移極化,但這本身對分子群體的溫度幾乎沒有貢獻。有的食物本身就有自由的電極性分子,因此可以被微波直接加熱;其他食物只要與水均勻混合,也可以通過水間接地被微波加熱。 另外,微波的波長比較長(約0.122m),比較容易穿透食物。

(註:微波爐利用高功率的微波對食物加熱。通常誤解為微波爐使用的頻率為水分子的共振頻率。而實際上使用的頻率大概是水分子共振頻率(約10^13至10^14Hz)的千分之一。)

注意處:

  • 使用微波爐加熱脂肪含量高的食物,如:含有大量脂肪的豬肉時,應在容器上方加上蓋子,以免因過熱噴離肉類至爐內部。
  • 不可將保鮮膜與食品一起加熱。若使用保鮮膜,應選擇「不含有PVC」或「可用於微波爐加熱」者,並避免直接碰觸到食物。PVC經加熱會釋放出氫氯酸塑化劑[2],汙染食物。
  • 不可把帶殼的全直接入微波爐烹調,因為蛋殼不透氣,加熱會因內部氣壓增加造成爆裂。
  • 加熱液體時應避免單獨入微波爐加熱,要放置攪拌棒等以助熱能釋放,加熱後不應立即取出,以免灼傷。 

我在這就寫這些簡單真正應該去注意到的,因為寫太多做不到的規則使用方式其實不實用

下面這段節錄自http://www.fhl.net/main/ccmm/ccmm5.html 但此段說的是出問題的微波爐,微波洩出來的結果,所以不用擔心這個,除非你自己感覺微波爐已經年久失修不可靠

雖然微波對人體所造成確實的影響,現在尚未完全研究出來,但科學家目前大都同意會有以下的非累積性危害:
(1)眼部的危害:眼睛部分水分極為豐富,極易受微波影響;加上眼球許多部分(如角膜、水晶體)之血流量極有限,散熱能力較差,所以一旦受到微波的侵襲,無法有效於短時間熱量驅散,而造成熱的殘留。長期暴露可能會有發生白內障的危險。

(2)生殖器官的危害:主要是指男性的睪丸而言。男子睪丸若受微波之熱,容易溫度升高而傷害到精子的產生。所以使用微波爐時,要將它放置在妥當的地方,且避免鼠蹊部直接暴露於微波可能洩漏之處。如果微波爐久失維護,有洩漏可能時,那麼孕婦也不適合接近,以免可能影響胎兒。

(3)皮膚與皮下組織:一般說來,微波所具的危害性與頻率高低成反比,頻率越高(波長越短),穿透力越弱,傷害層面通常越小。
 

 所以說,危險程度目前來說不高,純粹以輻射值而言不高,除非像便利商店每天站在旁邊才有比較大的影響

而微波爐強的是電磁波,這點則是必須要注意,以下轉自華視新聞

抗電磁波產品還是很熱買,台電人員告訴我們,其實日常生活中的電器用品,釋放出來的電磁波都遠低於國家安全標準值,而且簡單的抗電磁波方式,就是保持距離。

運轉中的微波爐,電磁波數值432;啟用中的電磁爐,電磁波數值358;打開的電視,電磁波數值17;好一點的液晶螢幕,電磁波數值1.09。這些日常生活中的電器用品,儘管都在國家安全標準833.3毫高斯的數值之下,但還是有人擔心,想買抗電波產品,但真的有效嗎?矽鋼與鋁錠是目前公認有效的抗電磁波產品,如果不想把家裡弄成像鋼鐵城堡,其實和電器保持一定距離就可以。以電磁爐為例近距離測量,數值高達385毫高斯,拉開到一公尺外,數值立刻下降到只剩個位數,再向外拉到兩公尺,就只剩下不到一的數值。

距離是預防電磁波最有效的利器,不用花錢簡簡單單效果立刻顯現,電磁波會不會傷害人體,目前還沒有定論,但日常生活中的電器用品都在安全標準值內,民眾其實可以不必太恐懼。 

 

簡單來講,盡量不要待在正前方,正前方的電磁波最強,一公尺外的話就可以比較安全了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賽金斯 的頭像
    賽金斯

    ReadCook

    賽金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